第一千一百零三章锦囊
帅账内,李争鸣瞧着那位大咧咧,混不吝的五尺刀王,一时啼笑皆非,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,这位爷打不得,骂不得,还得哄着,连军法司也不敢找他的麻烦,这是个鬼见愁。偏偏他在军名气极大,五尺刀王鼎鼎大名,那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这样的将领,官心亦是喜怒参半。
他亲率兵队精兵游荡在前线,劳苦功高,神出鬼没每每能让敌军痛不欲生。然则方才军法队来报,兵队又将他的部下打了,还是以少胜多,不足三百人痛殴了他的两个营头。瞧着那些鼻青脸肿的部下,再瞧瞧面前这位大咧咧的肇事者,李大帅心一时哭笑不得。
问罪么,倒不至于,打架打输了也不光彩,打掉牙也得往肚子里吞,这是大明新军的优良传统。军斗殴是常态却不许动用兵器,一旦殴伤人命,致残致死那便要吃军法了,军法无情。那些兵队老卒个个身经百战,拳脚了得,下手是很有分寸的,在军自是人见人怕。
三百人将两营兵打的满地找牙,这便是兵队的实力,冰山一角。
张水子坐在太师椅,偷偷把脏乎乎的军靴伸向炭盆,还咧嘴笑道:“李帅这里真暖和!”
李争鸣嘴角一抽,哈哈一笑也不与他计较,将手一份馆阁体抄写的军令递了过去。张水子瞧见军令便神色一整,慌忙起身擦擦手,才将雪白的信笺接了过去,他随马灿认字读书,早已不是那个大字不识的莽汉,一字一句看完了这份军令。
军令,命前线各军抽调精兵,择日再攻,各军当以勇猛无畏,减少伤亡为要务。
张水子瞧着这份前后矛盾的军令,直咧嘴:“勇敢无畏,又要减少伤亡,这岂非神仙打仗,放那个,呃!”
他话一出口方警醒了,慌忙住嘴将嘴巴闭的紧紧的,这份军令多半是出自大都督的手笔,任他胆大包天,可也不敢在言语间对大都督有丝毫不敬。李争鸣似笑非笑瞧着他,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看了半晌,才嘿然一笑一起抓头发,这个仗难打呀,脑壳疼。
正午时,帅账。
火头兵了四个菜,一壶酒,李争鸣挥退左右与张校尉促膝长谈。
亲兵营官尚有些犹豫,却被李帅一句话便赶走了:“刀王再次,千军万马也伤不了老子,下去吧!”
亲兵护卫退了下去,张水子眼精光一闪,对这位李帅平白多了些亲近之意,两人便在帅营推杯换盏,杯酒下肚便熟络了起来,只可惜酒有些少,饭菜确是管饱的,一壶酒很快被两人分食,两人借着几分酒意竟畅所欲言,脾气,秉性倒是投缘。
张水子眯着一双三角眼,再三翻看揣摩着那纸军令,苦苦思索。
李争鸣亦是烦恼,他连续挥军猛攻都无法撼动波兰人的防线,那座大山便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肩,如今他是手足无措,无计可施。大都督在私信倒是并未责怪他,还百般劝勉,大都督说这种规模的大型攻坚战,对手又是天下强兵,古往今来能成功的寥寥无几。
以三百年前蒙古大军的精锐,攻打南宋严阵以待的防线也花费了五十年。原强军对付这种坚固防线的办法,那便只有一个字,围,围个十年八年倒也常见,正面硬撼这样坚固的防线,智者不为也。然而李争鸣却不甘心,困顿于此平白葬送了一世威名,他悟性绝佳总觉着大都督话有话,这话深意便落在精兵两个字。
战局不利,抽调各军精兵组织精锐力量,或组陷阵营冲锋陷阵,或组预备队力挽狂澜,这是明军常规战法。兵法一道便是如此,这和皇太极当年施行的抽丁策略,殊途同归。然而李争鸣总觉得这精兵一道,博大精深,远不只于此,大都督马城便是精兵策略的大师。
马城以精兵策略起家,十年如一日,才有了天下无敌的开原铁骑。
精兵策略,与天朝国的传统背道而驰,其实是格格不入的,天朝国打仗讲究人多势众,动辄数十万,百万大军铺天盖地,用人口优势将敌人淹没,几千年来原人都是这样打仗的。然则原历史也曾经出现过的一些精兵,则无一不是大名鼎鼎。便如曹操的虎豹骑,李世民的玄甲军,再如在大明流传广泛的燕云十八骑,俱是一时无两的精兵。
真正困扰李争鸣的,还是大都督私信的一些教诲,让他百思不得其解。这精兵二字当作何解,若论精兵,天下间也没有大明兵队更强的了,于是他便将张校尉请来参谋一二。
一咬牙,李争鸣还是从怀取出大都督密信,交了过去,所谓交人交心便是如此了。张水子接过密信瞧见头的暗记,那一笔遒劲有力的蝇头小楷,吓的险些一跟头栽倒,双手在军服擦了又擦,才小心谨慎将信笺接过,这竟是大都督手书的绝密信笺,竟还是原件。
李帅对他推心置腹,张水子自然便收起大咧咧的态度,陷入沉思。
大都督在密信言辞婉转,却又蕴含深意,要求南线各军动一动脑子,革新战法,不要陷入旧明军的老路,打呆仗,打死仗。还在信提出一些极大胆的设想,这些建议设想包涵了火力组织,战线,队列,包罗万象,让张水子似懂非懂,却似乎瞧见了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,正在朝着他打开。
懵懵懂懂的张水子反复揣摩着这封秘信,先是有些茫然,越琢磨眼睛便越发亮了起来,如获至宝,便如同无意间闯进了宝山的顽童,被那璀璨夺目的宝光吸引住了,温暖如春的帅营静谧,不闻人声,只有炭火烧的通红。
良久,张水子才猛拍大腿,轻叫道:“这岂非诸葛再世!”
“这是锦囊妙计呀!”
帅帐响起了沙哑的叫声,却无人回应,张水子一个激灵站了起来,帐竟空无一人,李帅不知何时悄然离开,而帐外已是夜幕降临,他竟不知不觉在这空荡荡的帐,捧着一封信枯坐了几个时辰。